1. 分布式系统架构简介
分布式系统架构是指将一个单一的系统分解成多个独立的子系统,这些子系统可以部署在不同的物理位置,并通过网络进行通信和协作,以实现某种共同的目标。在Java应用程序中,分布式系统通常由多个微服务组成,这些微服务运行在不同的服务器上,通过RESTful API或消息队列进行通信。

2. 分布式系统面临的问题
在分布式系统中,由于涉及到多个独立的节点,会面临一系列挑战和问题,其中之一就是数据一致性和并发控制。多个节点同时访问共享资源时,可能会导致数据竞争和不一致的情况,因此需要引入分布式锁来解决这些问题。
3. 实现分布式锁方案
3.1 基于Redis的分布式锁方案
Redis作为一种高性能的内存数据库,提供了可靠的分布式锁实现。
实现步骤:
- 获取锁:客户端使用Redis的
SETNX
命令(如果不存在则设置)来尝试获取锁。同时设置过期时间,防止持有锁的客户端出现故障而无法释放锁。 - 释放锁:当业务处理完成或者超时后,客户端可以通过执行Lua脚本来原子性地检查并删除锁,以释放 资源。
基于RedisTemplate类具体代码实现:
import org.springframework.data.redis.core.RedisTemplate;
import org.springframework.data.redis.core.ValueOperations;
public class RedisLockUtil {
private RedisTemplate<String, String> redisTemplate;
public RedisLockUtil(RedisTemplate<String, String> redisTemplate) {
this.redisTemplate = redisTemplate;
}
// 获取分布式锁
public boolean acquireLock(String lockKey, String uniqueIdentifier, long expireTime) {
ValueOperations<String, String> ops = redisTemplate.opsForValue();
Boolean result = ops.setIfAbsent(lockKey, uniqueIdentifier);
if (result != null && result) {
// 设置锁的过期时间
redisTemplate.expire(lockKey, expireTime);
return true;
}
return false;
}
// 释放分布式锁
public void releaseLock(String lockKey, String uniqueIdentifier) {
String currentValue = redisTemplate.opsForValue().get(lockKey);
if (currentValue != null && currentValue.equals(uniqueIdentifier)) {
redisTemplate.delete(lockKey);
}
}
}
优势:
- 高性能:Redis的内存存储和快速响应特性使得分布式锁的操作非常迅速。
- 原子性操作:Redis提供的命令可以确保分布式锁的设置和释放是原子性的,避免了竞态条件的发生。
注意事项:
- 超时处理:为避免死锁,需要设置合理的过期时间,以确保即使持有锁的客户端出现故障,锁也能够自动释放。
- 唯一标识符:每个客户端获取锁时应使用唯一的标识符,以确保只有持有锁的客户端才能释放锁,防止误释放锁的情况发生。